鄉村鬼事之伯婆
村裡的伯婆將近百歲,雖然削瘦,卻是白發流光,臉色紅潤,聽力完好,口中尚留有幾顆大牙堅強地插立著,一餐兩小碗飯不成問題。她平時就坐在村頭的大榕樹下,笑瞇瞇地看著村裡的娃兒活蹦亂跳,到瞭晌午時分,穩定的生物鐘一到,她便開始打盹瞭,這時任意一個村民從樹下經過,都會扶起她來,送她回去午睡。一小時後,便又可看見她笑呵呵地攙著一根雕馬手杖,來找人嗑話瞭。看這情勢,泊婆定要成為完美的跨世紀老人瞭。村中的老一輩人都傳說,伯婆之所以如此健康長壽,與她年輕時的一段神奇經歷分不開。
話說那年七月十四,正是我們鄉間的“鬼節”。按當地習俗,已婚嫁女子要在這一天準備好紙衣、冥幣、牲禽花果供品,回娘傢祭拜祖先,而娘傢的這些活動,夫傢一般不便參與,因為夫傢自有祖先要祭拜,所以女子隻得獨自一人早早出門,再在太陽沒落山之前回來。
伯婆早已為前幾年去世的父母準備好瞭漂亮的紙衣鞋襪和大把花花綠綠的冥幣,怕父母在陰間會冷著,她又特別囑托鄉裡的折紙匠專門打造瞭一個高大的灰紙暖爐,再帶上牲禽一二,花果一籃,便早早到瞭大哥傢一起祭祖。想起昔日父母尚在世,當伯婆每次回門,父母無論多忙,定要放下手頭活兒,與兒女們一起在院子裡熱熱鬧鬧地殺雞宰鵝。母親慈愛,搬凳嗑嘮傢常,父親雖然嚴肅,卻總會因為在廚房裡白切肥鵝偷吃瞭鵝掌,被小外孫抓個現行而忸怩尷尬,再而金牙憨笑,這時的娘傢是何等溫馨幸福!想不到轉眼間,自己竟成瞭沒爹沒娘的孩子,娘傢沒瞭父母,自己也就失去瞭人生的第一個也是最寶貴的一個故鄉!伯婆想到這,總要在父母的墳前傷感好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