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舌之仇
文章分類:鬼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
替人縫屍
清朝光緒年間,北京城有一個皮匠,外號叫“皮筷子”。皮筷子也算半個裁縫,平時靠給別人縫個羊皮襖,做個狗皮褥子,賺個仨瓜倆棗維持生計。
這一天,皮筷子肚中的酒蟲又開始咬他的癢癢肉。他跑到“春常在”酒樓,屁股剛坐下,還沒等沽酒點菜,掌櫃的便跑瞭過來,把臉一沉,向他要酒錢。原來,這皮筷子愛賒賬,這半年的光景,已經欠瞭一屁股酒錢啦,怎樣才能還上酒錢呢?皮筷子掐指一算,計上心來:今天菜市口又要“出紅差”,又有倒黴蛋兒要被砍頭瞭,不如去賺死人的錢,穩當。
皮筷子趕到瞭菜市口,一看,前來湊熱鬧的看客把刑場圍得水泄不通。皮筷子削尖腦袋,好歹擠瞭進去。幾個死囚犯一字排開,中間跪瞭一個白凈臉的少年,此人雖然穿著臟兮兮的囚服,眉宇間卻透著一股子英氣,應該是上等人傢的孩子,絕不是殺豬宰羊的販夫走卒。
午時三刻一過,劊子手砍瞭囚犯的腦袋,奇瞭,落在地上的腦袋大都已經閉上瞭眼,唯有那個少年的腦袋在地上打瞭幾個滾,竟然腦袋向上立在地上,眼睛還眨瞭眨,最後瞪大瞭眼睛定在那裡。監斬隊伍一撤,便由傢屬收屍,最後,刑場上隻剩下那個少年,腦袋、屍體兩下分離。這時,一個中年人走過來,遞給皮筷子一吊錢:“麻煩你把我傢少爺的腦袋和身子連在一起,也好給個全屍。辦妥當瞭,再把我傢少爺背回傢中入殮,到時再給你一百兩銀子。我傢少爺姓吳,請把他背到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