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墳三尺不動土
文章分類:鬼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公園裡的綁架案
在清朝雍正年間,山東的東平縣,出瞭一個很有名的縣官,他為官清廉,勤政愛民,而且學問非常的高深。可惜當時正是大興文字獄的時候,這位學問很高的縣官酒後一時詩興大發,寫瞭點對社會現狀不滿的詩詞,被排擠他的同僚抓住瞭把柄,這一不小心因言獲罪,就被皇帝下令斬首瞭。一傢老小全部發配的發配、殺頭的殺頭。
東平縣的百姓們對縣官的死感到很遺憾,見沒有任何人去給他收屍,就籌措瞭些錢財,將他的屍體葬在離縣城不遠的一個小村子的山坡上,也不敢立什麼碑,怕官府不罷休的人追究。
年復一年,日子就這麼過去瞭。到瞭乾隆年間,人們都淡忘瞭這位縣官,也不太清楚那座立在小山坡上的墳包裡到底埋的是誰,也沒人去想過,誰管呢。
農村裡面靠地吃飯,誰地多,種的莊稼也就越多,收獲的也就越多。村子裡的年輕一輩仗著身強力壯,都開始開墾農田,你一鐵鍁、我一耙子的。沒幾年就開墾到瞭那小山坡的附近,挨到瞭那墳包。村裡人早都忘瞭那個墳裡是誰,商量著是把那墳開瞭,還是移走或是深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