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奇聞異事之煙鬼
文章分類:鬼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短小故事四篇
夜色如墨,萬籟俱寂。冀東撫寧何傢莊村口槐樹下的一間小屋中,燈火忽明忽暗,同時還伴著一陣淡淡的煙香氣。透過窗欞,隻見一青衫中年人正躺在床上,嘴裡叼著桿銅煙槍,正自瞇著雙眼吞雲吐霧。不多時一管煙便抽完,那青衫人似乎意猶未盡,慢騰騰從床上坐起,從床頭木櫃中取出一個黑沉沉的煙丸,小心的放在煙鍋中,掏出火石引燃,隨即含在口中深深的吸瞭一口,將煙霧徐徐吐出,一邊哼著小曲道:“萬裡愁容今日散,床前盡是米囊花。”滿臉的愜意之色。這米囊花即是罌粟花,早在六朝時便傳入中國,到明末仍是稀有佳花名木,直至到瞭清乾隆年間,方才將鴉片汁液煮熟,濾掉殘渣與煙草混合成丸,放入煙槍中吸食。這種方法逐漸流傳開來,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田農,沉迷於此道的皆不在少數。而這青衫人姓徐名松村,乃是本地一個鄉儒,雖隻是個窮酸秀才,腹中倒也有些墨水,平時即在傢中辦瞭一個私塾,藉此糊口。一月前他去城中會友,路經煙館一時好奇,被門口的夥計拉瞭進去,不想就此便入瞭道,將大部積蓄都買瞭煙丸,每日下學之後便躺在床上吸食鴉片煙,隻覺昏昏欲仙煩惱皆無,逐漸迷於鴉片,依賴成癮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