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聊齋之攝魂畫
一
民國三年冬季的一個很平常的日子,博雅齋門前來瞭一個陌生的客人。此人50多歲,乘一駕騾車,身穿毛錦團蟒紋長袍,寶藍色馬褂,頭戴鑲紅寶石青緞小帽,腦後是一條油亮的長辮,富態而安詳。博雅齋主人隋抱樸慌忙迎出店來,見此王爺打扮之人,一下子愣住瞭。
隋抱樸私塾先生出身,在此地立足小有20年瞭,打交道的一般都是王孫貴族,但對這位爺卻很臉生。博雅齋是兩間門面的店鋪,以經營名人字畫為主,也兼做玉石印章、老墨古硯,捎帶碑帖。隋抱樸由於深藏巧奪天工的修補絕技,故而以修畫補畫著稱,所以他所接觸的玩古藏古之人,非官即富。但見來人被兩名禦者扶下狐脊皮圍、烏銀鑲飾的玄車,與此同時那匹黑騾子也跟著打瞭一個響鼻。他對兩名牽韁的小廝道:“你們都在這兒候著。”隨之從車上拿出一個細長的包裹夾在懷裡,器宇軒昂地走進店來。
來者一進店,當仁不讓地坐在靠近風爐的紫檀太師椅上,將包裹放在紅木平頭案上,哈瞭哈肥厚白皙的手,開始慢慢去展那包裹。隋抱樸從來人的穿著舉止上猜測,今兒個一準遇到瞭一個大主顧。他侍立一旁,看著包裹慢慢打開,露出瞭裡面的一個畫軸,隨著畫軸漸漸展開,隋抱樸的兩眼頓時閃現出光亮來。這是一幅明代大畫傢沈石田的《秋林話舊圖》,紙色古舊,呈灰褐色,由6尺整宣畫成。整幅畫氣勢磅礴,畫中大山雄偉,奇谷陡峭,遠山朦朧,近山百木雲集,柳葉枯槁,楓葉漸紅,秋風蕭瑟,涼意橫空。林木間草堂之中,有二高士盤坐對話,意境深沉,回味無窮。左上角題詩一首,款題“沈周”二字。此畫更為彌足珍貴的是,上面密密麻麻落滿瞭款識和印鑒,還有好幾個帝王的玉璽金印,可見此畫流傳至今,已經是數易其手,為歷代有名收藏傢所珍愛。也可看出,這位王爺親自帶畫到博雅齋,對此畫也是愛之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