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公廟
文章分類:鬼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
鄉下堂弟來,席間閑聊時,說藺公廟前不久被瑞祥服裝廠拆瞭,為此幾個村民被打傷,藺傢老三大腿上挨瞭一槍,現在還沒出院。藺公廟連文革劫難都躲過瞭,現在被毀,看來是氣數盡瞭。藺公廟建於民國年間,其成廟還有一段傳奇。
清末民初,戰亂頻仍,再加上饑餓、醫療水平差等因素,村子裡經常死人,尤其小孩夭折的不少。這些死人被拖到村口的崗子上,草草地掩埋,野狗有時把白骨扒出來,一些流浪漢或受傷的散兵遊勇死後就暴屍在外,故而崗子又叫亂葬崗子。日久天長,亂葬崗子常有鬼魂出沒,特別是在陰天或細雨蒙蒙的晚上,有好多藍瑩瑩的綠瑩瑩的鬼火到處飛舞,時而分散,時而成團。還有人聽到,伴隨鬼火的遊動發出你推我擠的陣陣笑聲或吵鬧聲。村裡人大多在天黑後就不到那兒,但有一個人經常走夜路,從不害怕,他就是中醫藺老爺。
藺老爺是中醫世傢,還會一點拳腳功夫,外出出診回來都要路過亂葬崗子,有關鬼火的描述很多一部分源於他。藺老爺心地良善,懸壺濟世,口碑不錯,常年經過亂葬崗子而無災無難,人們歸結於邪不壓正。有一年春上,村裡連續出現幾起小孩子白天在村口玩而撞邪,一時人心惶惶,於是大傢央求藺老爺想想辦法,看能不能把這些鬼怪趕走。藺老爺開始不肯,後來礙不過鄉鄰面子,答應試試看。他用苧麻編瞭一個大口袋,在袋裡放些麥芽糖,半夜放到亂葬崗子上,自己坐在旁邊吸紙煙。隻見一隻隻藍的、綠的、黃的鬼火往裡面鉆,口袋裡不時傳出打鬧嬉笑聲。他看看差不多瞭,就收緊袋口,系上麻繩,扛到瞭村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