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馬古道上的幽靈
文章分類:鬼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秦始皇姓什麼,秦始皇叫什麼名字
1987年的4月,我在雲南的思茅遇到瞭一位叫邊巴的藏族“驢友”,他是茶馬古道研究所的一位中層幹部,40多歲,黧黑的臉膛,壯碩的身軀,顯得沉穩而幹練,他在茶馬古道的研究上成績卓著,曾多次隻身一人穿越南北古道,具有豐富的旅遊經驗。雲南的思茅和普洱是我國茶葉的主要產區,被稱為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是滇藏茶馬古道的起點,從這裡出發,經過大理、麗江、中甸、德欽、芒康、察雅、昌都直達拉薩,起初我決定用3個月的時間走完這條有著神話般傳說的古道,重溫歷史腳步在橫斷山脈險山惡水間留下的撞擊聲。當時的茶馬古道還沒開放,能和邊巴結伴而行,真是一個絕好的機會。
邊巴一邊喝著普洱茶,一邊說:“康藏屬於高寒地區,這裡的人們需要攝入高熱量的脂肪,糌粑、酥油和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但沒有蔬菜,過多的脂肪在人體內不易分解,而茶葉既能分解脂肪,又能防止燥熱,故而藏人創造瞭喝酥油茶的習慣。但藏區不產茶葉,隻產大量的騾馬,正是內地民間役使和軍隊征戰供不應求的,於是具有互補性的茶馬交易便應運而生,在公元6世紀便誕生瞭舉世聞名的茶馬古道,它完全能和絲綢之路相媲美。”
邊巴一邊喝著普洱茶,一邊說:“康藏屬於高寒地區,這裡的人們需要攝入高熱量的脂肪,糌粑、酥油和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但沒有蔬菜,過多的脂肪在人體內不易分解,而茶葉既能分解脂肪,又能防止燥熱,故而藏人創造瞭喝酥油茶的習慣。但藏區不產茶葉,隻產大量的騾馬,正是內地民間役使和軍隊征戰供不應求的,於是具有互補性的茶馬交易便應運而生,在公元6世紀便誕生瞭舉世聞名的茶馬古道,它完全能和絲綢之路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