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魂面具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寶寶房間佈置風水
1.觀江樓客棧
抗戰時期,日寇占據湖北宜昌後,封鎖瞭長江航道,已遷到重慶的國民政府為瞭運輸軍事物資,投入巨資開辟瞭烏江航道,以思州為起運碼頭。烏江在重慶匯入長江,思州因水運便利成瞭三教九流混雜之地。
這天,思州警察局警察隊長黃老六正在春月樓裡和一個叫小月仙的妓女廝混。小月仙長得嬌艷嫵媚,一雙眼睛猶如盈盈秋水,清澈照人。黃老六詢問小月仙的身世,小月仙流著淚告訴他:她本出身於長沙大戶人傢,隻是日軍攻陷長沙後,父母全部被害,隻有她藏身於一個裝爛菜葉的木桶裡才幸免於難。後來,她隨難民一路向西逃,來到思州時身無分文,無奈之下隻能賣身求活。
黃老六抱著小月仙正想親熱,這時,突然響起瞭急促的敲門聲。他一臉怒氣地開門,見一個手下點頭哈腰地說:“隊長,這是剛剛收到的緊急電文,請您過目。”黃老六隻得按下怒火,讓小月仙退下,然後打開文件袋一看,頓時大驚失色,電文上說有日本間諜潛入瞭思州,目的是在這裡交接一份重要軍事情報。原來,日軍計劃轟炸重慶,以摧毀重慶的重要軍事目標。他們先派出間諜潛入重慶,把重慶城內重要軍事目標的詳細位置繪在一張地圖上,再由間諜把這份地圖帶出重慶,交給一個前來接應的日本特務。由於國民黨軍隊嚴密封鎖瞭從重慶通往華中的交通要道,為瞭安全起見,日本間諜把交接情報的地點定在重慶郊區的思州。接收到情報的日本特務再把這份地圖交給將要執行轟炸重慶任務的日軍駐湖北宜昌航空隊。隻是打入日軍內部的國民黨特工還沒有查清日本間諜的具體名字和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