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歷險記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
凌晨三時,孚洛利安·韋爾司驅車穿過華盛頓州西雅圖市,到達帕斯利傢。他三十三歲,是航空太空工程師,這時他的妻女還正在自己傢中熟睡。克雷格·帕斯利二十五歲,是環境工程技術員,他起身時小心翼翼,怕吵醒瞭太太。
他們一面進早餐,一面討論當天——1983年5月14日的計劃。他們準備攀登嘉菲爾德山的西峰之一,那是喀斯開山脈中一處不著名但卻險峻的山巖,位在西雅圖之東。對他們來說,這不過是一次例行的登山而已,因此都沒有將確切的行蹤告訴太太。
他們乘帕斯利的卡車前往山區時,曾談到保護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他們兩個人都有多年的登山經驗。韋爾司在1979年攜帶傢屬來到美國以前,曾充任山難援救隊隊員。帕斯利是加裡福尼亞州人,九年級時便已從事這項運動。
抵達山區時,天色陰沉,氣溫攝氏一度。情況雖不理想,但他們決定按原定計劃進行,希望天氣不再轉壞。他們翻越巖石,穿過沖溝,步行瞭三公裡來到攀登地點。上午八點鐘,他們將自己分系在繩索的兩端,開始攀爬八百米高的花崗巖壁。由這巖壁可以上至海拔1492米的峰頂。
帕斯利在前面開路,一路尋找能以搭手踏腳的地方,上攀瞭五十米,亦即一繩之長。他在石縫中釘瞭幾枚環頭釘——有眼的大扁釘——將繩子穿入系牢,然後招呼韋爾司起步。韋爾司上至帕斯利的高度後,改由他領先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