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圖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夢見無頭鬼
乾隆十七年,濰縣縣令鄭板橋為民請賑得罪權貴,一怒之下,掛冠回到興化老傢。一開始,不免失落,時間久瞭,反覺有一種閑散的美:雖然日子清苦點,但可隨意潑墨,不僅可自娛,還可換銀子買米。
鄭板橋的畫多是石竹蘭,興趣所至,性情所至,信手勾勒,涉筆成趣。將其字畫裱瞭,掛於書房客廳,頓時便有一股清幽俊逸之氣,立時將主人品位提升瞭不知幾個檔次。
當然,偶爾也有老友討字畫,但哪裡是討呢,往往拿瞭字畫贊嘆著,不經意間,將幾錠銀子滑落書桌上。朋友如此貼心,鄭板橋也不說透,隻笑,揮毫多畫一幅,繼續喝茶。茶香氤氳,畫上的修竹峻石幽蘭,更有一種出浴之美。
鄭板橋賣畫,更賣理想。他給某領導畫上題詩: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領導捻須頷首,鄭板橋微笑侍立……
冬天的午後,太陽透過窗欞,稀稀疏疏照在書案上,照在鄭板橋發白的竹佈長衫上。他提起筆,又退後一步,瞇起眼,仔細端詳著畫作。這是一幅竹石圖:竹英挺瘦削,石內斂厚重,滿紙清逸,但鄭板橋總覺得不滿意,覺得這畫裡多瞭點匠氣,少瞭點生氣──這畫要送父母官嚴清,得好好斟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