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邊街的傳說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
在“萬裡古茶道”第一鎮——河口古鎮,還保留著一條5華裡長的老街。這條老街,人們把它叫做“明清古街”,文物保護部門行文的名稱則是“鉛山縣河口鎮臨河古街道”。清《續文獻通考》載:“河口估舶自所聚,商務勃興,人口五萬”。可見,明清時的河口城市規模已是相當大。就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河口鎮仍然保留著“九弄十三街”的格局和風貌。可是,隻在近短短20多年間,千百年形成的一座著名古鎮就被“發展”到隻留下一條“老街”的殘局瞭。今天的人,也隻能從這有幸遺存下的老街和“九弄十三街”的殘存而“窺斑見豹”瞭。
老街和信江河平行,青麻石板鋪就的路面兩側店鋪一傢緊挨著一傢。木結構店鋪都是前店後坊。從上街的一堡街、二堡街直到三堡街尾。這裡有一段三十幾米長的街道隻有半邊店鋪,靠信江的一側沒有房屋,站在半邊街上可直接觀看到對岸的九獅山峰,和中間一段山坳裡的千年古寺——天乳寺。廟宇裡的香客活動看得一覽無餘,念經誦讀的聲音也能飄揚過江,隨風悠揚。半邊街的這一奇特現象傳說是葛仙翁為救一戶人傢男孩出的聖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