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六洞的傳說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
當年劉武周偏將尉遲恭字敬德,今朔州人)在與唐王朝對峙時,曾在忻州、崞縣駐紮屯軍。大本營就設在金山上。南北營分設在今忻州的南營村和原平的北營村。
尉遲恭歸唐後。或為李世民的驍勇虎將,仍以這裡為中心地區。唐時朔方的突厥常常侵擾漢族,晉北尤甚,百姓饑寒交迫,一貧如洗。尉遲恭體恤民情,然而“軍無糧不立,馬無草自倒”。大隊將士的吃喝問題怎樣才能解決呢?他為籌集兵餉而發愁。
一天,尉遲恭步出營盤,登上金山察情謀劃,見一得道高人,正坐在一塊青石上閉目養神。尉遲恭便懷著虔敬而真誠的心情。近前去向老人討教,老人仰起臉,上下端詳瞭尉遲恭一番,覺得此人儀表堂堂,談吐出眾。有匡時濟世之志,統領經國之才,敬老尊賢之心。便將一支紅纓鋼鞭慨然贈送給他,並附在他的耳邊竊竊私語瞭幾句。尉遲恭心領神會,欣喜若狂,向老人告別,來到金山的頂峰。果然見有六個緊閉的石洞。分散在三處,掩映在氤蘊霧蒙之中。
尉遲恭揮舞鋼鞭一指,空中一聲似霹靂震響,喊道:“洞門快快開,尉遲取寶來。”說時遲,那時快,那六個偌大的洞門,訇然應聲而開。所謂六洞者,乃為金洞、銀洞、銅洞、鐵洞、硫磺洞、蜜蜂洞也,珍寶豐倉,財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