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花古床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電影院裡的約會
三喜是個木匠,三十出頭,心靈手巧,要價公道,在河東一帶名頭不算小。
三喜掙下的手藝錢主要做瞭三樣事,一是蓋房,二是買木料,三是淘古舊傢具。年頭長瞭,他的藏品擺瞭整整三大間屋子,其中不乏珍稀絕品。三喜收藏有幾張百年老床,工藝繁復,雅韻古然,但是沒有一張能令他真正滿意。
某天,三喜聽說一個皮貨商將要舉傢搬遷,於是他趕去碰運氣。在那間光線昏暗的老宅子裡,他看見瞭自己夢寐以求的雕花古床。那床是皮貨商死去的老爹老娘留下的,遍佈浮塵,體形大得令人瞠目,床中有睡鋪、馬桶箱、梳妝臺、小櫥、首飾箱、點心箱、麻將桌、香煙抽屜等,簡直就是一個獨立的房間。床的四周雕滿各種圖案,有花鳥、草木、蝙蝠,還有人物故事,主要是《三國演義》裡的橋段,有《關公送嫂》《桃園結義》《空城計》《七擒孟獲》……
皮貨商說,這古床是他老爹老娘心愛之物,兩位老人走後,屋子和床都保持著原樣,從未動過。他經常坐在床前,體味老人殘留的生活氣息,回想他們的音容笑貌。若不是舉傢搬遷,路途遙遠,他說什麼也不舍得賣掉。
三喜用高價將雕花古床買下後,便運回瞭傢中。他用雞毛撣子把古床拂拭幹凈,然後抱來被褥枕頭,心滿意足地躺在上邊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