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井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我唾棄你的墳墓 作者:隔空取物
1、賣井
川南有個無名小鎮,相傳有位放牧人,實在口渴難忍,便俯下身子,手捧路邊溝裡的水飲用,發覺水很咸,小鎮因此有瞭名字,叫鹽泉鎮。後來,當地商人發現瞭鹽業商機,紛紛在自己土地上鑿井,遇到鹽鹵豐富的地方,就會有鹵水自然噴薄而出。數年後,小鎮成瞭繁榮的大鎮。
有個陜西鹽商,名叫周繼發,他就是在鹽泉鎮發瞭大財,以至於舉傢遷來,世代定居於此。周繼發發跡後,就冒出瞭一個大膽的想法:與其在東傢手裡倒鹽,賣到北方,不如自己就地買井,或者買地鑿井,這樣,有瞭根據地,降低瞭成本,自己也才好站穩腳跟,顯示勢力。
一天晚上,周繼發和唐大財喝酒,無意中就冒出瞭這個想法。唐大財是當地有名的大地主,經營著五十多口井,周繼發販鹽,都是從他手裡進貨。唐大財當時一聽,心裡不禁樂壞瞭,就動起瞭歪腦筋:“老弟,實不相瞞,我正想開個當鋪,可眼下苦於手頭銀兩緊張,一時半會兒還想不出個好辦法……唉,實在不行,我就隻好賣井瞭。”
周繼發一聽,正中下懷,說如果唐大財願意賣井,他就願意買下,兩人一拍即合。
第二天,唐大財帶著周繼發,一口井一口井地查驗。每到一口井時,唐大財叫忙碌的工人,全部就地停下,不要動,然後,差人提取深井鹵水,讓周繼發當場品嘗。周繼發一一品嘗後,咸味均很濃,當即滿意點頭。就這樣,周繼發和唐大財簽瞭契約,買下瞭牛市壩一帶的十口鹽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