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夜晚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夢嫁
1
魯西南的秋天,空曠而又遼遠。1941年的那個秋天,更氤氳著幾分肅穆和悲涼。鬼子大規模的掃蕩開始瞭,抗日隊伍暫時撤往山裡,與敵人周旋。
月亮照著的這個石頭小院是七嬸傢的。那個時候的七嬸還不叫七嬸,而叫七嫂。後來的七嬸在回憶起那個深秋夜晚的時候,對那晚的月亮印象特別深。
那天晚上,月亮出得特別早,天完全黑透之後,它就亮亮地掛在東天上。七嬸的丈夫青樹不在傢,七嬸很早就栓瞭大門。中間起夜的時候,她看到月亮已升上中天,銀輝灑滿一地。深秋的夜晚,風很涼爽,夜空顯得很明凈很高遠。為瞭方便自己的隊伍夜間行動,村裡一條狗也沒留下。要不,這個時候或許會有一兩聲狗吠。村莊在空曠和安寧中,顯得一片靜謐。
起夜的七嬸,走進鋪滿銀色月光的院子裡,很自然就聞到瞭風中彌漫著的幹草清香,她被這熟悉的清香氣息吸引住。這些幹草是七嬸收秋後從田頭溝坎上歸攏回來的。往年,她也是這樣把瘋長瞭一個秋天的草,一片片割倒,一捆捆背回傢,晾曬在院子裡,待它們散發完水分之後,將它們垛成一座小山,供一冬的燒用。今年這些柴草,不隻供燒用,它們已被七嬸派上瞭一個更重要的用場。此前,七嬸已經在裡面掏出瞭一個溫暖的小窩,在一層幹草之上,鋪一層麥穰,一領小席,兩床小被,能委屈著躺得開一個大人,如果是放進去一個或者兩個吃奶的孩子,那絕對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