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才中狀元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血石
明朝洪武年間,下邳有個叫劉鵬舉的秀才,其父早喪,傢中隻有母子二人相依為命。老母親靠著幾畝薄田,起早貪黑,忙種忙收,什麼也不讓兒子操心,一門心思讓兒子專心讀書,將來進京趕考,好搏個一官半職,也對得起早喪的爹。
鵬舉不負母望,十年寒窗,學得滿腹經綸,童試考上瞭秀才,鄉試又中瞭舉人。可天不遂人願,鵬舉幾次進京趕考,每次一到金殿面試都與三甲無緣。這年京城又開科考,鵬舉早已心灰意冷,不願再進京。可老母親又勸又求,非得要鵬舉再去試這最後一回。看著滿頭白發的慈母,鵬舉不忍違背母意,隻得收拾行裝,拜別母親,再次進京。
這天,劉鵬舉走到滁州境內,因貪趕路程,想翻山抄近路,誰知一下迷失瞭方向,不分東西南北,困在山裡,怎麼也找不著出山的路瞭。看看天色漸晚,又前不傍村後不靠店,這可急壞瞭劉鵬舉,心想:“如果天黑再出不瞭山,萬一碰上野獸,自己的性命搭上不說,傢中的老母要依靠何人……”鵬舉越想越傷心,急得一屁股坐在地上放聲大哭起來。正哭著,忽聽一老者問:“孩子,你遇到什麼難事,為什麼哭啊?”鵬舉忙擦幹眼淚抬頭一看,面前站著位五十多歲獵戶模樣的老漢,黑紅臉膛,頜下一把山羊胡子,肩上背著打獵用的弓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