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骷髏珠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教你看風水房屋好壞
清乾隆年間,錢塘江畔,有個藝苑齋,齋主叫朱景天,是個微雕藝人。
這一年,朱景天憶起跟梅若同的約定,便起身前往梅山。梅山四季如春,坐落在錢塘南側,依托錢塘江水,孕育靈氣自然。這梅山有一寶,乃是珠梅,珠梅酸中帶甘,色澤黃潤,生津利舌,一到采摘時節,梅山上會出現諸多的山戶人傢,肩背簍筐,徒步上梅山采摘。朱景天去時,剛好就是梅子成熟季節,所以沿途會遇到許多采摘珠梅的山人。
山人見朱景天前往梅山頂上爬去,都攔路勸阻,朱景天說他要去梅山頂上的道德觀,與梅若同會面。山人驚呼道:“難道你沒有聽說過嗎?那道德觀前些日子無故引燃一起大火,把一個道德觀燒得是面目全非。至於梅若同,沒有人再見過他,是不是葬身火海亦不可知。大火過後,聽聞道德觀的廢墟上,一到夜晚,時不時傳來鬼哭狼嚎的叫聲,讓人毛骨悚然,你還是擇路而返吧。”
朱景天呆愣住,想不到世事多變,才一年,竟會與道德觀無緣再見。至於鬼怪之說,朱景天當然不信,他謝過山人,仍執意前往,因一心系掛,朱景天上山的決心更堅定瞭,步伐也加快瞭,趕在天黑之前,爬上梅山頂。
落日下的道德觀,真的是虛涼一片。道觀殘骸,不堪入目。朱景天嘆瞭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