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更令印貼傳奇
貧困潦倒的公子,手中藏有兩件傳世珍寶。消息傳到縣官的耳裡,頓時招來瞭一場橫禍……
一
清朝道光年間,中州新野有個名叫歐陽春的人,出身於書香門第,祖輩世代為儒。他自稱是唐代大書法傢、曾任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歐陽洵的後代,就連傢裡的5間大房、4間廂房以及後院的亭臺、花木、水池,據說也是祖上傳下來的。歐陽春在縣城為官,傢道中裕,衣食不愁。歐陽春的兒子歐陽渙為人忠厚,心地善良。歐陽渙5歲時,歐陽春便把當地一位很有名氣的先生請到傢裡來給他傳授知識。歐陽渙讀書非常刻苦,進步很快。閑暇之時還喜歡練習書法,經常臨摹祖上傳下來的率更令書法珍品《九成宮碑帖》,無論寒暑,孜孜不倦。歐陽春有個傢奴名叫黑兒,比歐陽渙小瞭5歲。黑兒來到歐陽傢後,歐陽春見他相貌端正,忠厚老實,便讓他陪伴歐陽渙讀書。
話說歐陽渙15歲這一年的九九重陽節,天色陰沉,細雨霏霏。吃過午飯,歐陽渙和黑兒一起來到後花園玩耍、賞菊。一個時辰後,雨越下越大,歐陽渙隻好領著黑兒朝屋內走去。由於地濕路滑,歐陽渙不小心滑瞭一跤。他正要從地上爬起時,無意中發現草叢裡有一墨綠色的東西。撿起來一看,隻見它下圓上方,直徑寸餘——原來是一枚印章。歐陽渙連忙把印章拿回屋裡給父親看。歐陽春輕輕剝去印章上的污泥,從不同角度仔細觀察瞭好半天,然後驚喜地說道:“這是我們祖先太子率更令的印章,是個千年寶物。這枚印章經歷瞭我們傢祖輩不知多少代人,惟獨你今天得到它,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緣分。以後你或許還有出頭之日,望你好自為之。”歐陽渙聽罷大喜,立即到街上買來五色絲線,系在印紐之上,佩戴於身,形影不離。從此他更加潛心地臨習《九成宮碑帖》,書法大有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