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水銅牛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懸念故事:貓眼
一、鎮水銅牛
吳以廣花瞭大把的銀子才補瞭個新城知縣的缺,上任的頭一件事兒,就是想著把花出去的銀子撈回來,再狠狠地賺上一筆。可他在縣裡走瞭一遭,心裡卻暗暗叫苦。原來,這新城乃是個苦寒之地,根本沒什麼可以撈錢的地方。
這天晚上,他正伏案翻看本縣縣志,忽然拍案叫好。他馬上喊來瞭師爺曹磊,讓他連夜擬個通告,發給各村豪紳,讓他們三日後到縣衙來開會,商談鑄造鎮水銅牛一事。
曹磊一聽,驚得眼珠子險些掉下來。好一會兒,他才晃瞭晃腦袋,疑惑地問道:“大老爺,我沒聽錯吧?您要商量鑄造鎮水銅牛?咱們新城縣已經大旱三年,好多田地都幹得冒瞭煙兒,不少村子都是絕收,老百姓靠朝廷的賑濟活著,怎麼還要鑄造鎮水銅牛啊?”
吳以廣白瞭他一眼,說民諺有雲: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那就是說,氣候是要轉換的,大旱之後,就可能有大水。這新城縣志上也明確記著,幾次大水,都因官府疏於防范,造成瞭很大的災難。這幾年連續幹旱,以為咱新城縣隻會旱不會水,到時候大水一來,全都傻瞭眼。就是要提早動手,防水鎮水。先鑄造一對鎮水銅牛,再動工疏通河道。
曹磊聽得傻瞭眼,但大老爺有令,隻得遵從。他是多聰明的人呀,轉著眼珠兒一琢磨,即刻明白瞭吳以廣的真實意圖。他不禁暗暗搖瞭搖頭,回去以後,就冠冕堂皇地寫好瞭一道通告,然後就派人發給各村的鄉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