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事件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裝修開工禁忌風水
八月的夜晚,空氣裡一直透著悶熱,荷花縣文教局“希望工程”辦公室燈火通明,工作人員正汗流夾背地在加班加點統計全縣行政事業單位在職幹職工捐款總數,以資助那些即將步入到大學的貧困學生,另外,過幾天還要將各單位捐款情況以名單形式向全市公佈。當工作快接近尾聲時,辦公室電話突然響瞭,辦公室主任李天一看墻上的鐘,都快十點, 這個時候誰會打電話過來呢?他有些納悶地拿起瞭話筒,禮貌地問瞭一聲找誰,對方在說瞭“你好”後沒馬上說話,李天耐著性子問瞭幾遍“請問有什麼事”,那邊才小心翼翼地說:我是一位捐款者,我捐瞭一千元錢,可以退我九百嗎?李天一聽更加奇怪瞭,他不覺問道:我能問一下是什麼原因嗎?對方沉吟瞭一下,在得知李天是“希望工程”辦負責人後,才慢慢地說瞭起來。
原來,打電話過來的人是荷花縣經貿委一位幹部,叫陳浩然,去年大學畢業後參加省公務員考試被錄用。這年輕人來自農村,傢裡很窮,他大學四年的學費靠“希望工程”辦資助,生活費是他自己在學校勤工儉學解決的。這次,見“希望工程”辦組織捐款,他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拿出瞭半個多月的工資裝進瞭信封,端端正正地寫上瞭自己的名字與單位名稱,無比虔誠地投進瞭市政府大院大門口設的捐款箱;回到辦公室後,聽同事們聊天才知道捐款雖然是自願,但長期以來已形成瞭一種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職務與捐款金額成正比,荷花縣經貿委主任捐瞭四百元,各位副主任捐瞭二百元,一般幹部呢,隻捐一百元。陳浩然想到自己比單位一把手多捐瞭六百元,這一下,他有些坐不住瞭:這要讓大傢知道瞭,會怎麼想呢?肯定會說他想出風頭、好表現,並且連領導都不放在眼裡!他越想越有些怕,那天,吃過晚飯後,陳浩然不由自主地來到離自己單位不遠的文教局,“希望工程”辦他讀大學期間來過多次,都為領取學費之事,他見辦公室的窗戶透出燈光,知道裡面有人,在樓下徘徊瞭許久,最終還是沒有勇氣推門進去,後來,見時間已晚,考慮再三後,拿起手機,撥瞭那個很熟悉的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