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疊俄幣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夢見腰帶斷瞭
很小的時候,我就見過祖母的寶貝匣子。匣子是鐵皮打制的,黑色,不大;長半尺許,寬兩寸,高三寸,模樣極像一個小棺材。裡面裝著許多陳年舊事。
合作化的時候,照例要燒地契的。祖母對社裡頭頭說:
“俺傢的地契早就被老鼠咬成瞭灰,上哪兒去找?”
其實,那地契就在祖母的寶貝盒子裡。黃黃的紙上寫著許多字,還蓋著舊時政府的公章。公章很大,是方的。
每每看到燒變天賬的電影或故事,我就有一種朦朦朧朧的惶恐,想起祖母的寶貝匣子。
其實,那地契到底是被哥哥偷瞭去,燒瞭。那大概是文革期間的事兒瞭。
寶貝匣子藏在“閣籠”上。閣籠大抵類似南方的“閣樓”,隻是不住人的,放些雜什物件,像舊紡車、老式銅炭火爐或者錫制水煙壺什麼的,難得一用的。於是便落滿瞭塵絮,發散著一股黴味。隻是寶貝匣子卻總光潔潔的。祖母每天都在站在櫃子上,踮起棗核般的小腳,取下那匣子,擦拭一遍。有時,還要打開來看看。那時,祖母的臉上會漾起微笑。
寶貝匣子裡塞滿瞭一卷兒一卷兒的舊幣。有“北海銀行”的,也有交通銀行的。幾經揉搓,業已皺皺巴巴。當然還有些硬幣,諸如“開元通寶”、“馬頭鎳幣”什麼的。最引人註目的便是那疊嶄新的俄幣瞭。上面印著沙皇和皇後的頭像,十分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