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火通明的小巷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
大頭把清風巷攪混瞭!三爹憤憤地說。是啊是啊,老鄰居們都附和著說。
該管教管教這小子瞭,不然對不起他死去的爹媽。
是的,是該管教瞭,自從大頭出瞭校門,就像脫韁的野馬,這清風巷就沒消停過。大頭常常帶瞭烏七八糟的朋友,夜晚聚到清風巷,又唱又跳,鬧個通宵,攪擾四鄰。清風巷自古靜謐祥和,相傳蘅塘退士孫洙做縣令時擇居在此,白天衙門理政,晚間編纂《唐詩三百首》,圖的就是安靜。
怎麼管?三爹雖是這樣說,可心裡沒個譜。大傢都是看著大頭長大的,父親礦難,母親絕癥,留下這麼個苦瓜,這些年不就是這傢一把米,那傢一件衣地拉扯大的嗎?大頭大瞭,泛著青光的大腦袋新添瞭刀疤,看瞭不由讓人打個哆嗦,已不是小時候誰見瞭都想撫摸一把的可愛的大圓腦袋瞭。三爹找去理論,大頭垂著頭沒說啥,可那幫狐朋狗友們卻白眼直翻。第二天早起,三爹門上被塗滿瞭狗屎。三爹火冒三丈,卻被老伴拉住,忍一口氣吧,可別再招惹小兔羔子們,這些愣頭青,躲還來不及呢。
吵擾不說,每傢院子裡又開始丟東西。三爹又罵,兔子還不吃窩邊草,兔羔子變成狼羔子,偷到自傢巷子裡瞭。三爹又要找瞭去,老伴忙攔下,你老瞭,忍一步吧,不招惹他們,多防范就是瞭。於是小巷內每傢每戶都養起瞭狗。街頭巷口見到大頭,都側個身,像避瘟神一樣。年輕的嫂子們還會對著大頭們的背影罵上一句,早晚公安逮瞭去。小巷裡突然安靜瞭下來。鄰居們奔走相告,呵呵,大頭真被逮瞭去!晚飯的時候,小巷裡飄蕩出各種誘人的菜香。陌生人走來瞭,會在心裡納悶,這是什麼節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