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行蜈蚣嶺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
豫皖交界的大別山深處有道山嶺,絕壁懸崖,山高谷深,因其北坡終年不見陽光,雲霧繚繞,陰暗潮濕,草叢莽林間便伏趴著數不清的紅頭蜈蚣,遠遠望去,半山腰中隱隱似有一片片紅雲一般,於是這道山嶺便被稱作蜈蚣嶺。蜈蚣嶺上的蜈蚣毒性最大,多年來,常有不知情的行人客商誤入嶺中,被蜈蚣咬傷中毒乃至送瞭性命的不計其數。一代又一代人口耳相傳之下,蜈蚣嶺成瞭人跡罕至的禁地。
民國年間的某年初秋,來自藥都亳州的兩個采藥郎中孫大和皮三結伴來到瞭蜈蚣嶺下,他倆久聞蜈蚣嶺的大名,是專來捉紅頭蜈蚣的。這紅頭蜈蚣曬幹瞭研成藥末,雖是一道可祛風散毒的藥材,可是並不值幾個錢,且捕捉起來極有危險,因此,一般的采藥郎中都對捕捉蜈蚣避之唯恐不及,隻有孫大和皮三是窮苦漢,傢中妻兒老小啼饑號寒,無奈之下,一咬牙才拼死吃河豚來蜈蚣嶺捉蜈蚣的。
兩人穿瞭鐵板芒鞋,腿上綁好牛皮護膝,戴上羊皮手套,可謂是全副武裝。然而,令他倆頗感失望的是在山坡上搜尋瞭半天,隻捉到零星幾隻小蜈蚣,連成窩的蜈蚣都沒有見著,更別提什麼蜈蚣雲 瞭──兩人怎麼也沒想到蜈蚣嶺竟是虛有其名!
兩人隻得再鼓足勇氣往山的更高處攀爬。山腰處依舊罕見紅頭蜈蚣,倒是樹根下、草叢間、石窠底,到處生長著麻不溜秋的天麻、甘薯一樣大小的茯苓、尖竹筍狀的石斛、團球般的灰白色雷丸……哈哈,這些藥材可比什麼紅頭蜈蚣值錢多瞭,且觸手可及,隨拾即是,兩人甚至還采到瞭兩坨赤紅的靈芝呢!不到半天工夫,兩人的藥簍、藥兜袋便全裝滿瞭,連上下衣袋也變得鼓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