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橋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農村住宅大門前風水
豐隆村位於中都市的東南方,是個人稠物穰、風光奇異的地方,村的西北角至今還有一座用石碑搭建起來的小橋,名叫神仙橋。解放前,它是豐隆村通往中都市的必經之地。據說這座小橋始建於明代中葉,是八仙之一的張果老用供奉在自己廟內的石碑搭建起來的。說起來,還頗有一段傳聞呢!
由於豐隆村背靠南泉河,因而地下水質十分優良,用現在喝過豐隆村水的外地人的話說,就是清爽甘甜。即使寒冬臘月,村裡人也敢喝從井裡剛打上來的水。因此,豐隆會造酒的人特別多。那時,著名的酒坊有兩傢,一是前街的史傢,一是後街的劉傢。劉傢釀酒時間較長,大多銷往濟南等地;史傢釀酒稍晚,主要銷往中都市。甭看史傢後起,由於使用的是村南古井裡的水釀造的,因而入口很爽,咂之香味彌久不去。當時豐隆村西有一條排泄南泉河水用的泄洪溝,溝上原建有一座木橋,但因年久失修,早已頹壞不堪.好在泄洪溝已幾年沒用,所以人們去中都時,都要從溝底爬上爬下,十分吃力。史傢酒坊主人老史有四十多歲,因為起步晚,沒敢雇工。老史兩口子負責釀酒,往中都市送酒的任務責無旁貸地落在瞭大兒子和大女兒身上。那時進城不像現在有許多交通工具,靠的就是一雙腳。史傢有一輛獨輪小車,俗稱紅車。純木器制作,連車軲轆都是木頭做的,推起來很費勁。史傢兄妹往縣城送酒隻能靠這輛紅車。每隔三五天,雞剛叫過三遍,兄妹倆便一個在後推,一個在前拉,將釀好的酒送往中都市。兄妹倆最頭疼的就是過那條溝,每次過都得折騰出一身臭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