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與神醫的傳說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
相傳很早以前,有個叫孫正吉的人,自幼飽讀詩書,二十出頭就考取瞭舉人,後來又中瞭進士。曾任知縣、通判、知州、巡撫,因為官清正、明察秋毫而備受百姓愛戴。
可是,孫正吉卻有一塊心病——自從二十一歲娶妻吳氏,十年未育下一男半女。
這年,孫正吉在南平知州通判任上,妻子忽然有瞭身孕。消息傳開後,人們都為孫正吉感到高興。
初冬的一天,傍晚時分,天空響起一陣驚雷,吳氏生下一個男孩兒。孫正吉為兒子取名廉志。三天後,衙門前排起長隊,百姓們紛紛前來道賀,同袍下屬、富戶鄉紳更是絡繹不絕,但都被衙差擋在門外。正當大夥交頭接耳之際,孫正吉帶領傢人們抬瞭三大籮筐熱氣騰騰的饅頭來到大門前,對眾人說:“孫某婚後十載方得一子,固是喜事,卻也不能因此壞瞭規矩。今天誰的禮我都不收,但大傢的心意我領瞭,來來來,請各位每人吃兩個紅心饅頭,以表謝意。”
光陰似箭,一晃十多年過去瞭。廉志出生後,吳氏再無所出,廉志成瞭孫傢的獨苗。孫正吉此時已升任知州。六月間,兩江汛情嚴重,顆粒無收,皇帝欽點孫正吉任巡撫前往江西賑災。
孫正吉到任的頭一件事,就是打開官倉,發放賑糧,穩定民心;第二件事,動用官銀,開渠治水,墾荒復種;第三件事是懲治救災不力的地方官員。百姓無不拍手稱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