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鴨為媒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如何看傢居風水好壞
一說起板鴨,想必很多人都吃過。板鴨肉質鮮美,芳香可口,外表呈金黃色,切上一盤板鴨,加些麻油、食醋之類的調味料,讓人直流口水。比較有名的除“南京板鴨”外,還有在全國各地銷售的安徽“無為板鴨”。據說,南京板鴨是由無為板鴨變革而來的。
那麼,這無為板鴨是怎麼來的呢?那是距今兩百多年前的事瞭。
清朝安徽無為縣在長江和巢湖之間,是皖中有名的魚米之鄉。這裡傢傢戶戶養鴨子,當時無為縣鹵板鴨的商戶很多,可是板鴨像狗肉一樣登不上大雅之堂,原因就是味道一般。無為縣城的鼓樓附近有一個叫林源的孤兒,父母早亡,靠著不怎麼樣的制板鴨手藝維持生計,每天隻能加工一兩隻,本小利薄,將就糊口,眼看快三十歲瞭,還是光棍一條。
林源傢對門是一戶姓何的人傢,這何傢也是鹵板鴨的。何傢有一個女兒叫何泉,生得落落大方,聰明美麗,年方二十歲,求婚的人踏破瞭門檻。何泉姑娘早有意中人,就是和她一起長大,青梅竹馬的林源。林源心中也喜愛何泉,但苦於傢貧無錢下聘,不敢向何傢求婚。
這年八月十五,林源鼓起勇氣,一大早就提著一隻精心加工的板鴨來到何傢。在當地有一個不成文的習俗,男方向女方傢求婚,大都選擇在中秋節這一天,林源所為何來,何傢心知肚明。林源剛坐下,何傢就陸續來瞭好幾撥提親的人傢,這些人傢大都是有錢人,禮品一個比一個貴重,而林源卻提瞭隻再普通不過的板鴨。何母有些不悅,她把林源叫到一邊說:“今天是八月十五,這板鴨你自己拿回去吃吧,我傢裡多得很。”林源一聽,連板鴨也不要瞭就往傢跑,後面的何泉姑娘邊喊邊提著那隻板鴨追瞭出來:“林源哥,鴨子拿回傢自己吃吧。”連何泉都這麼說,林源一把接過何泉手中的板鴨跑回瞭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