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戴石榴花的來歷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朱馬氏
在我國北方,端午節這天,老人都要給子女的頭上插上一朵石榴花,以祈求子女平安富貴。這個風俗流傳已久,但很少有人知道這裡面還有個感人的故事。
古時,夷安城南白羊山下有個不大不小的村子,村頭住著一位名叫榴花的女子。榴花心地善良,溫柔賢淑,與村人和睦相處。當時戰事不斷,男子都被強拉去服兵役。榴花的丈夫就是在新婚三個月被抓走的,當時榴花已有孕在身。公婆由於思念兒子,憂慮成疾,還沒等孫子降生就相繼故去。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榴花生下瞭一對雙胞胎兒子,兒子的降生多少讓榴花有瞭好好生活的信心。每逢初一十五她就在自傢院子那棵石榴樹下擺開香案,祈禱天下太平、丈夫平安歸來。
這年春天,夷安瘟疫橫行,榴花住的小村也未能幸免。更可怕的是,小村裡的人所患病癥與別處不同,病人多伴有莫名其妙的頭痛,行醫多年的郎中也束手無策。這病一旦染上,過一段時間就會慢慢視物不清,嚴重的還會兩眼失明。榴花的兩個兒子也染上瞭病。
快端午節瞭,天氣很熱,兒子的病越來越重,榴花心急如焚,四處找尋偏方為兒子治病,卻始終不見好轉。正在榴花束手無策之時,偶聽一位遊方道士說,西去三百裡的霞山上有位得道高人精通岐黃之術,或許可以治這種怪病。於是榴花帶著兩個兒子動身前往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