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抗倭援朝,3萬將士戰死沙場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風水室內裝修的知識
(公元1592年)明萬歷二十年壬辰4月14日,日本為瞭吞並朝鮮,發動瞭震驚世界的“壬辰倭亂”。在朝鮮國王的請求下,明朝出兵援朝,開始瞭長達7年的援朝抗日戰爭,最終以中朝的勝利、日本的失敗而告終。不久前,記者驅車從漢城出發,直奔韓國南端慶尚南道的晉州和泗川。400多年前,這一帶是朝鮮李氏王朝的軍隊與中國明朝援軍並肩抗擊日本倭寇的主戰場。戰鬥激烈的“泗川之戰”“晉州戰役”以及“露梁海戰”譜寫瞭朝鮮和“援朝盟邦”——中國明朝將士抗擊倭寇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
“朝明軍塚”埋瞭3.6萬多名戰死將士
記者在泗川文化院院長吳弼根等歷史專傢帶領下來到一個很大的“山丘”前。吳院長指著這個“山丘”說:“這就是400多年前,朝明聯軍的軍塚,安葬著3.6萬多名朝明將士的頭顱。”
“朝明軍塚”呈四方形,長寬各36米,高約8米。軍塚前正中,立有高4米的“慰靈碑”。黑色大理石碑的正面,刻有“朝明聯合軍戰歿慰靈碑”十個漢字。碑的後面是《戰歿慰靈碑文》,碑文中寫道,為懷念“遙遠異域土地上,不歸的恨客——那些明代盟邦民的深厚戰友愛。特立此碑,以表對朝明聯合軍靈的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