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林彪喻為一人能當十萬兵的名將卻從未帶兵打仗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高考臨近風水助運
回顧歷史,一些赫赫有名的將軍,那名氣其實並不是在戰場上打出來的。
即便在將對將捉對兒廝殺的冷兵器時代,將軍的主要職責仍是行兵佈陣,運籌帷幄。一個戰鬥、戰役打不打,怎樣打,同級之間,上下級之間,見仁見智,實在是自然、正常而又經常發生的。既然世上沒有沒打過敗仗的將軍,那麼這次我對瞭,你錯瞭,那次我錯瞭,你對瞭,也無損名將風采。如果正確意見都是“黨委意見”,那將軍就吃瞭“大鍋飯”瞭。
都是名將,等於沒有名將。
曾任四野副參謀長的蘇靜,卻好像連這種“名將”的“大鍋飯”,也吃不上。
因為他從未帶兵打仗。
1910年生於福建海澄(今龍海)縣的蘇靜,讀師范時參加學生運動被迫捕,逃往緬甸,在當地教書,收入頗豐。“九·一八”事變後回國,參加紅軍。長征時紅一軍團在前邊開路,時任軍團偵察科參謀的蘇靜,每天的工作之一,是繪制行軍線路圖。突破臘子口後,毛澤東親自到一軍團指揮部隊北進,蘇靜每天早晨都要向毛澤東報告當天的行軍路線。長征期間,他繪制瞭幾百張行軍線路圖,僅存的幾張,珍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