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白刃戰為何先退子彈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夢見爸爸有鞋
二戰時,日軍士兵在白刃戰前,會先把子彈退掉,然後拼刺刀。這一怪異的戰術,是日軍步兵操典的規定,然而,它決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也不全是捍衛武士道的尊嚴,而是日本軍隊根據實戰需要制定的規則。
日軍士兵在白刃戰前退出子彈,是指雙方開始班以上規模近距離格鬥時,而不是隻要一準備沖鋒的時候就退掉子彈。當時,各國軍隊都一樣,在沖鋒的時候不但不能退出子彈,而且整個過程中要全力射擊、盡量壓制對方火力。
戰爭是殘酷的,日軍對這一點的認識和其他國傢軍隊並無區別。事實上,太平洋戰爭中,無論在塞班還是在沖繩,日軍發動步兵沖擊的時候,都是一邊射擊一邊前進,並且把輕機槍手放在一線、以增強壓制火力。
這倒不用擔心誤傷自己人,二戰中,散兵線即便以所謂“密集隊形”發動攻擊,其隊形也遠比冷兵器時代松散,士兵前後重疊的概率不高。
根據日軍自己的統計,在刃戰開始以後,保留步槍子彈造成的損失比收獲更大,明令白刃戰開始後子彈退膛,正是依據這個判斷。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以下兩個:
第一,受日軍使用的步兵輕武器性能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