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軍曾用大炮發射蘿卜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裹屍佈
太平軍在永安時期因為沒有炮彈,大炮不得不發射銅錢,而在天京圍城戰中居然發射過蘿卜之類“長得像炮彈”的蔬菜。
○冷熱兵器混編○
早在金田起義時期,太平軍中就有不少槍炮,咸豐元年1851年)六月二十七日,清將烏蘭泰進攻新墟,一次就奪得太平軍火炮13門,都鑄有“太平左右軍”字樣,顯然,這些炮是起義後自行鑄造的,桂平當地也有韋昌輝“開轅門造炮”的記載。
大炮對於太平軍而言十分珍貴,1852年太平軍在湖南嶽州意外獲得當年吳三桂留下的鐵炮,便如獲至寶;進入南京後,重炮多被集中調配,如江北要塞瓜洲,就曾被分配裝備重2000斤的銅炮。相對而言,抬槍、鳥槍和小炮就普及得多瞭。
對於洋槍的使用,太平軍也並不落後,1855年湖口之戰時,汪海洋等太平軍“先鋒隊”就使用洋槍突擊;1858年的繁昌之戰,太平軍劉官芳部已大量使用洋槍。後期太平軍裝備的洋槍洋炮數量極多,如忠王幾千人的衛隊都以洋槍為武器,蘇州城裡裝備洋槍的士兵更是多達20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