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與甲午戰爭的歷史教訓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王允怎麼死的
1894年9月,日本海軍和北洋水師在黃海海面進行瞭激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如今,一百多年已經過去瞭,但是人們仍然會記得當年甲午海戰的那種慘烈場面。而且人們也仍然會在思考,當時號稱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師到底敗在何處。對於這些問題,我想每個人可能都會有著自己的答案,而有一本書名字叫做《龍旗飄揚的艦隊》。在這本書當中,作者就用現代意識來審視歷史。對中外海軍進行瞭比較研究。而同時,對於海軍的發展策略,對於清朝政府,對於清流政治,也進行瞭自己的分析。
今年是甲午戰爭116周年,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5周年。這兩次戰爭對於中國現代歷史的影響極為重大,每一個中國人都不能忘記這兩次戰爭。
在甲午戰爭之前的幾十年裡,當兩次鴉片戰爭的硝煙散去之後,中國人當中的一部分先行者已經看到中國面臨瞭數千年所未有的巨大的變化。他們開始思考,那麼魏源曾經說過要“師夷之長計以制夷”。就是要學習外國人的技術來制外國人。
李鴻章曾經最早倡導,說“天下事窮則變,變則通”。所以就有瞭後來綿延三十年的洋務運動。這個洋務運動它的軍事上的重點,就是仿效西方,建立現代化的海軍,以保衛國傢的海防。這是當時的中國面對世界局勢的變化,所做出的一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