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中有水銀嗎?這些水銀有什麼特殊意義嗎?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夢見海洋、大海
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這樣一句話:“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這描寫的是秦始皇陵內部結構的特點。意思就是秦始皇陵中含有大量的水銀,這些水銀還代表著山河江川,分佈在秦始皇陵的各個角落。不止在《史記》中有這樣的記述,在《漢書》中也有類似的描述,那麼秦始皇陵中到底有沒有水銀呢?它們真的有什麼獨特的寓意嗎?
自從陸續發現瞭秦始皇陵的陪葬墓之後,大眾們對秦始皇陵墓中心有太多的疑問和興趣瞭,但是從1974年春季發現瞭秦始皇陵墓一直到今天,都沒有對此墓進行挖掘,所以墓中到底有什麼,是否有很多的歷史秘密,這些我們都不得而知。現代科技的發展讓我們能夠對秦始皇陵墓展開一定的測量和考察。
秦陵地宮東西實際長260米,南北實際長160米,總面積41,600平方米。據說有幾十個故宮那麼大,可以想象得到這種大小嗎?而考古學傢們經過勘察得出,秦始皇陵是一個豎穴式的墓,也就是說秦始皇墓是比較深的。地質學專傢常勇、李同先生先後兩次對秦始皇陵進行瞭采樣。經過反復測試後,他們發現秦始皇陵的封土土壤樣品出現瞭“汞異常”。而其它地方的土壤樣品中就幾乎沒有汞含量。由此,他們推測《史記》中描寫的秦始皇陵墓中含有水銀一事可能是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