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紹宗朱聿鍵是一位怎樣的皇帝?朱聿鍵到底有沒有出傢為僧?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夢見修路
明紹宗朱聿鍵是明朝的唐王,也是南明的第二位皇帝。他在弘光皇帝朱由崧去世之後繼承皇位,改元隆武,後世也常以隆武帝稱之。朱聿鍵是南明一位比較有作為的皇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希望能驅除外敵收復天下,然而可惜的是外憂內患,朝政大權被權臣把持,以其個人力量難以改變歷史河流的走向。
說他是南明一位比較有作為的皇帝,並不是說著玩的。他繼位之後,實施的許多措施,還是可以看見這位皇帝的志向。
他吸取萬歷皇帝時期黨爭為國事帶來的危害,提出瞭“用舍公明”的方針,以此來消除黨爭。同時也在詔書中強調,對於以前參與黨爭的官員概不追究,以此來保證朝政的正常運轉。
求賢若渴,擺脫控制。朱聿鍵最終能繼承弘光帝的位置,全靠以鄭芝龍、黃道周等人的扶持。他繼位之後,以鄭芝龍為首的鄭氏傢族牢牢把控著朝政,皇帝的權利幾乎被架空。為瞭解決這個問題,他積極拉攏人才,脫離鄭芝龍等人的控制,他任命黃道周、蔣德璟、蘇觀生、何吾騶、黃鳴俊、陳子壯、林欲楫、曾櫻、朱繼祚、傅冠等二十餘人為大學士,入閣人數之多,在明代歷史上從未有過。
在軍事上,他采取“聯寇抗清”的方針,積極與農民起義軍合作,共同抗擊清廷的入侵。後來他還吸收李自成殘部,出兵北伐,以求收復中原。朱聿鍵與農民起義軍合作的方針,為後來弘歷帝與大西政權的合作打下基礎。歷史事實證明,如果沒有大順、大西農民軍的聯明抗清,南明政權絕對延續不瞭近二十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