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真的有寶藏埋在四川嗎?張獻忠的故事傳說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
四川成都,天府之國,因為其獨特的地勢,一直以來都是極為重要的戰略之地。幾乎大部分君主,在自己的王朝即將傾頹之時,都將蜀地作為自己東山再起的機會。三國時有劉備,近代有國民黨陪都重慶。明末的起義首領張獻忠,也將成都作為自己興旺的根基。
張獻忠到瞭蜀地之後,曾對自己的部下說過:”三國以來,漢中原屬四川,今吾定都於川,不取漢中,難免他人得隴望蜀乎?聞闖王遣馬爌守漢中,爌庸才耳,若不早取,他日易以能人,則難圖也。“
關於張獻忠,成都自古以來都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那就是在成都的某地,埋藏瞭張獻忠的巨額寶藏。成都一直流傳唱誦的童謠:”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有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張獻忠當年在成都稱帝,隨後於順治三年,撤離成都。當時撤離時因為旱路被清軍封鎖,張獻忠選擇瞭走水路撤退。而當時巨額的銀錢,被張獻忠選擇瞭以漂流的方式運送。他命令工匠做瞭許多木頭的夾槽,裡面放入銀錠,讓它漂流而下。本來打算在重慶下遊的巫山附近江流狹窄的地段,再把它們打撈上岸,可在江口鎮就遇到阻擊,大量金銀也沉沒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