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玉哪裡得罪瞭乾隆?張廷玉為什麼能夠配享太廟?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領導辦公室風水知識
張廷玉是清朝時期著名大臣,康熙三十九年進士及第,因此進入朝堂。在康熙一朝,官至禮部尚書。後來雍正繼位,張廷玉受到雍正皇帝寵信,最終晉保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事務。除此之外,在雍正朝臨死之前,張廷玉還被詔命為顧命大臣,遺詔其百年之後配享太廟。
可以說張廷玉在康熙、雍正兩朝都受到統治者的信任和重用,但是為康雍乾三朝重臣的張廷玉,卻在乾隆朝時期舉步維艱,晚景淒涼。他為什麼會得到這樣一個結果?為什麼與乾隆帝矛盾深重呢?
張廷玉矛盾的爆發點,在於乾隆十四年張廷玉請歸,得到乾隆帝批準,入宮表達謝意之時。他在感謝乾隆恩典之時,重提瞭先帝雍正的遺命。他說:“蒙世宗遺命配享太廟,上年奉恩諭,從祀元臣不宜歸田終老,恐身後不獲更蒙大典。免冠叩首,乞上一言為券。”
前乾隆帝一聽這話就火瞭,什麼意思呢這是!這張廷玉居然以功臣自居,害怕將來我會忘掉先帝遺命,不讓他配享太廟不成。這事兒真是乾隆帝想多瞭,張廷玉當時實際上是想說,我並無異心,配享太廟是我一生的追求,也不會辜負先帝的厚望,對皇上有所不利。
張廷玉表明自己的志向是好的,但是壞就壞在乾隆帝想歪瞭,於是張廷玉就悲劇瞭。乾隆帝當時雖然大怒,但是也隻是稍加斥責,並未有大動作。不過後來等詔書下達之後,張廷玉卻未曾親自前去謝恩,而是讓自己的次子張若澄代他前去。乾隆帝這下是徹底怒瞭,準備問張廷玉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