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毅和管仲是什麼關系 樂毅和管仲有什麼故事
樂毅是歷史上飽受爭議的人物,有人說他是魏國的使臣,出使到瞭燕國,因為燕國的燕昭王幾句好話,給瞭樂毅一點甜頭,樂毅就留在瞭燕國,成為燕國的一名大將,並率領著弱燕打敗瞭強大的齊國,這讓樂毅一下子就從歷史舞臺的幕後站到瞭臺前。
樂毅,出生年月不詳,子姓,樂氏,名毅,字永霸。中山靈壽人,他是戰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傢,魏國名將樂羊的後代,他先在魏國任職,後又到瞭燕國,受封昌國君,輔佐燕昭王振興燕國。其實樂毅先祖樂羊是魏國人,他的祖先也是一位戰國初期著名的軍事傢,曾經將中山之國攻取,並封地於此,他的祖先曾經和法傢李俚一起,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的強國之一。
提到樂毅,大傢都會想到他在公元前284年的精彩的一戰。他統帥處在風雨飄搖之中的燕軍,在和五國的軍隊合作,結成聯軍攻打齊國,接連攻下七十多座城,樂毅創造瞭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報瞭強齊伐燕之仇。他為燕國的復國付出瞭巨大的貢獻,可以說燕國能夠打敗齊國,很大的程度是他的作用。樂毅後因受燕惠王猜忌,轉而投奔趙國,被封於觀津,號為望諸君。
樂毅少年時期就對兵法表現出瞭極大的興趣,在他早期,還曾在趙國任職,趙國人因為他喜好兵法,就推薦他做官。但是樂毅沒有在燕國做多久,因為他遇上瞭趙國的沙丘之亂。在最後又和全傢一起避難來到瞭魏國,有一次作為魏國使臣的樂毅到燕國,燕昭王此時剛剛經歷瞭燕國幾乎被齊國滅國的遭遇,遭受瞭重大挫折的燕昭王,決心振興燕國,他發佈招賢令在全國甚至在天下征求賢才,並且還修築瞭黃金臺專門招待這些賢才,他聽說燕昭王禮賢下士,便心生向往之心,想到燕國任職。剛好燕昭王又遇到瞭出使本國的樂毅,燕昭王聽說樂毅還是個小有名氣的人,於是便極力勸說他留下。樂毅被燕昭王的誠意打動,留在瞭燕國,燕昭王便隨即任樂毅為亞卿,將國傢大事和兵權交付給瞭樂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