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相楊士奇是怎麼死的?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楊延德
明朝建國幾百年,出過的昏君不勝枚舉,但整個大明仍然有條不紊的運行瞭如此之久,就是因為世代都有許多賢能之士入朝,輔佐皇帝,抵禦外寇。明朝初年國力強盛,經洪武、建文、永樂三朝勵精圖治,至明宣宗的近百年間,明朝以北進蒙古,南征安南,伐錫蘭,羈絆馬來諸島族,至明英宗幼年即位時,朝中有“三楊”楊溥、楊士奇、楊榮主持政局,“海內清平,萬邦來朝”。楊士奇,名寓,字士奇,以字行,號東裡,江西泰和漢族人。生於公元1365年,卒於公元1444年,謚文貞。是明朝著名學者、大臣,與楊榮、楊溥並稱“三楊”。又以居地、郡望,時人稱其為“西楊”。
楊士奇少而孤,傢境也極為貧苦,不過楊士奇從小就是一個有志氣的人。因此傢中的貧窮狀態,並不會讓他感覺自卑或自苦,反而激勵著他勤奮好學,勵志擺脫貧窮的狀態。等稍長時,又憑借自己的學識,在傢鄉教授學生,用以自足。
他的志氣並不隻表現在學習方面,還在不忘祖。前文說楊士奇少時而歸,並不是說他小時候孤苦。孤,隻雙親有一方或兩方離世。在楊士奇一歲的時猴,他的父親就死瞭。楊士奇隨母親改嫁當時任德安同知的羅性,楊士奇於是改姓羅。後來有一次羅傢祭祖,年幼的楊士奇自做土像祭祀楊氏祖先,被羅性發現並贊揚他的志氣,恢復其宗姓。還是小童的楊士奇看見羅傢祭祖,便能想到自己的祖先,還自己做土像以代祖像,是為不忘宗不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