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壯是誰?“嶺南三忠”陳子壯怎麼死的?陳子壯和魏忠賢 陳子壯的抗清故事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恐龍的種類和名字
陳子壯生於1596年,死於1647年,明末抗清將領。字集生,號秋濤,謚文忠,享年51歲。與陳邦彥、張傢玉合稱“嶺南三忠”,與東晉程旼、唐代韓愈、張九齡,北宋劉元城、狄青,南宋文天祥、蔡蒙吉共稱“廣東古八賢”。少時便聰慧過人,有神童之名,為萬歷四十七年進士。從編修到崇禎間禮部右侍郎再到南明弘光帝禮部尚書、桂王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著有《雲淙集》、《練要堂稿》、《南宮集》。
明朝亡後,陳子壯盡心輔佐南明弘光帝,與清軍奮勇抗擊。後來在高明城與清軍對抗時,城破被俘。公元1647年,清軍以其幼子逼迫他變節。陳子壯卻仍對舊主忠心耿耿,隻說:“權操手,不在子壯”。就一個意思,絕不背叛舊主。清軍見陳子壯寧死不屈,為瞭殺一儆百,將陳子壯處以“鋸刑”。所謂鋸刑,就是用鋸子將人從頭至尾鋸成兩半,是一種駭人聽聞的刑罰。面對此刑,陳子壯慨然赴死,留下絕命詩:“金枝歸何處,玉葉在誰傢?老根曾願死,誓不放春花。”
明末閹黨橫行,天啟年間,以魏忠賢客氏為首的閹黨,裡外聯合,將朝政把持在手。他們一個在宮內翻雲覆雨,殘殺宮人,控制內廷,一個在外控制朝政,陷害忠良,力圖將朝廷變為他們的一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