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演員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夢見河流、溪流
1897年,美國陸軍特級上將潘興去視察一個炮兵營,觀看實彈射擊表演。
看著炮彈的炸點都能準確地在目標區炸開瞭花,潘興不住頷首,並鼓掌祝賀。沒想到,跟炮兵營長有矛盾的一個軍官,悄悄向潘興告密說,營長在造假。
原來,炮兵營的營長雖然非常擅長炮擊,但為瞭確保萬無一失,以免影響自己的晉升,他想瞭個百分之百射中的辦法:就是先在目標區預埋炸彈,然後計算出炮彈的速率以及時間差,再引燃炸彈,這樣自然就發發炮彈都“命中”目標瞭,而實際上發射的炮彈都是空彈。
潘興一聽,怒發沖冠,當即就撤瞭這個營長的職務,並告訴他:“你不適合做軍官,而適合做一名演員。戰爭不是演戲!”為瞭洗雪恥辱,在次年的美西戰爭中,這位炮兵營長勇敢沖鋒,陣亡瞭。
此事是美國戰爭中的一個經典案例,它深深影響瞭未來的一代名將巴頓。他經常對部下提及此事,告誡他們不要做演員。
因此,巴頓一直以治軍嚴厲著稱,訓練嚴酷得有些法西斯。不少士兵牢騷滿腹,背後對他議論紛紛。
但是,每次訓練,特別是坦克訓練,巴頓總親自參加。坦克的機器運轉產生不少熱量,呆在坦克裡極難受,但巴頓總是和戰士一起貓在裡面,汗流浹背地完成訓練項目。由於巴頓轄下的部隊訓練有素,成瞭全美最有戰鬥力的部隊,在二戰中戰績顯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