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信念的范仲淹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辦公室桌面小盆栽你擺對瞭沒
范仲淹自幼就失去瞭父親,母親為瞭使兒子和自己得以生存下去,隻得改嫁到瞭長山的朱傢,范仲淹的姓也改成瞭朱.
范仲淹長大後知道自己親生父親姓范,便想恢復自己原來的姓,可是繼父不同意,兩人為此鬧得不可開交,因此,范仲淹便從傢裡出來,住進瞭長山醴泉寺的僧房裡,開始瞭刻苦讀書的生活.寺廟裡的日子是很清苦的,而當時范仲淹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飯量又特別大,所以他經常吃飯時端起碗,幾口就扒得精光,還沒到下一頓時就已經餓得頭暈眼花,以至於看書時也無法集中精力.怎麼辦呢?他想出瞭辦法,每天早晨煮好一鍋稀粥,等冷凝結成粥塊以後,用刀在上面劃個十字,切成四塊,早晚飯各吃兩塊.而下飯的菜呢,更加簡單,僅切一點咸菜就行瞭.
范仲淹就這樣在醴泉寺裡刻苦讀書,他懂得瞭很多道理,長瞭不少知識.為瞭開闊眼界,增長更多的知識,他不遠千裡來到應天府,進瞭當時很有名氣的南都學舍,拜著名學者戚同文為師.因為范仲淹很窮,經常吃不上飯,剛開始還能喝點稀粥,後來稀粥也沒瞭,每當太陽落山時,他才胡亂吃點東西,可是他從來沒有為吃飯這個問題而分心,而是在學習上更加勤奮刻苦瞭.他為自己制訂瞭嚴密的學習計劃,每天不完成計劃決不睡覺.在嚴寒的冬夜裡,每當他學習感到疲倦時, 他就用冷水洗臉,提提精神,學習環境雖然這樣艱苦,可是范仲淹從來沒有叫過一聲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