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有意思的倔老頭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刺夢
《三國志》為東吳人物作傳,除孫氏宗室外,寫到的第一個大臣就是張昭。張昭曾被孫策比喻為管仲,作為治國的文臣.才幹無疑是第一流的。
張昭字子佈,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少年好學,是當時的著名人物。漢末大亂,張昭避亂江東,孫策親自請他出仕,擔任長史、撫軍中郎將,管理大小軍政、內政。孫策臨死時將弟弟孫權托付給張昭,張昭盡心盡力輔佐孫權,迅速穩定江東民心。張昭生性剛直,屢次勸諫孫權。赤壁之戰前,張昭主和,為孫權不喜,後一直未拜張昭為相。但張昭仍堅持直言進諫,經常違抗孫權的意願,雙方常常僵持不下。
孫權稱帝,張昭告老辭官還鄉,潛心著作《春秋左氏傳解》和《論語註》。嘉禾四年,張昭去世。終年八十一歲。孫權素服主持喪禮,贈謚號“文侯”。
三國第一秘書
張昭是著名的才子,自幼好學,擅長寫隸書,博覽群書,尤其精於《左氏春秋》。他學問好、文章好、書法好,是當秘書的不二人選。張昭的才名,很早就傳瞭出去,與瑯琊趙昱、東海王朗、廣陵陳琳齊名。才子張昭頗為傲氣,身上具有士大夫的獨立精神。十六歲時就被推舉為孝廉,他不去。徐州的長官陶謙想招攬他做官,他也不肯去,陶謙認為他看不起自己,派人把他關瞭起來。幸好跟張昭齊名的才子趙昱多方奔走,將他營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