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星高照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
清咸豐年間,清江縣有個陳二貴,此人傢境貧寒,體肥貌醜,已過而立之年仍未娶親,在碼頭搬運貨物為生。別看這陳二貴身無長物,卻偏偏自命不凡,他自幼喜歡聽書看戲,雖沒正經上過學,評書戲文裡的故事倒也耳熟能詳,加上嘴皮子利落,每每胡吹一氣,竟也能講出一番歪理來。
這日,陳二貴搬瞭半天貨,得瞭幾個銅板,不覺酒癮犯瞭,便邀幾個朋友去街邊的小酒館喝酒。二兩燒刀子下肚,大傢的話匣子打開瞭。一個朋友說道:“聽說瞭嗎,咱清江縣新近又調來瞭一個縣令老爺,叫什麼吳棠,捐瞭不少銀子才得瞭這個官。”另一個朋友不屑地說:“隻怕還是個短命鬼。誰不知道咱們這裡邪門,三年換瞭三位縣令,我看他也待不瞭多久。”
原來,這清江縣是個水陸碼頭,商賈集中,按理說應該相當繁華,可不知撞瞭哪門子邪運,這裡的土質奇怪,不管種什麼莊稼都紮不下根,幾乎年年絕收。幾任縣令想盡瞭各種辦法,仍無濟於事,鬧得常常要吃朝廷的救濟糧。上頭怪罪下來,縣令自然首當其沖,落得個革職查辦的下場。清江縣成瞭一個兇地,做官的誰都不想調往這裡。
陳二貴聽瞭,卻搖著頭說:“不見得。我剛才掐指一算,這清江縣舊屬吳國,棠下有木,木逢春而發。說不定這是一個吉兆,必有貴人相助。”幾個朋友知道陳二貴的稟性,哈哈笑道:“又在胡吹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