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著名詞人柳永的故事 柳永的《鳳棲梧》與歐陽修的《蝶戀花》誰才是原作?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世界八大奇跡之亞歷山大港燈塔
柳永是北宋時期著名詞人,是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後世人欽佩的才子。他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他的“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他的“愁雲恨雨兩牽縈,新春殘臘相催逼。”至今仍為人所傳唱。
他是一個矛盾的人物,他有功名用世之志,但是最終讓他青史留名的卻是抒發鬱悶與情感的詞作。他在科舉上的悲劇與詞作的受人推崇,留下瞭許多的軼事趣聞。其中最為著名的應當是“奉旨填詞”瞭。
柳永希望通過科舉考試進而踏上仕途,但是卻遭遇瞭一次次失敗。失敗之後,柳永最好作詞來抒發自己的心情。當時柳永的詞作流傳度很廣,為世人所熟知。仁宗早年之時亦好詞,自然也聽過柳永的詞作。不過仁宗繼位之後喜好儒雅風格,而柳永的詞作卻大多艷麗,所以不為仁宗所喜。及進士放榜時,仁宗就引用柳永詞“忍把浮名,換瞭淺斟低唱”說:“既然想要‘淺斟低唱’,何必在意虛名”,遂刻意劃去柳永之名。
此後每每有人推薦柳永,仁宗都暗自壓下,隻說讓柳永“且去填詞”。這才有瞭“奉聖旨填詞柳三變”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