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豐為什麼叫“三豐”?有什麼意義嗎?張三豐的《無根樹》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狼羊孩
張三豐是元末明初著名儒士和道士,武當派的開派祖師,是促進道教發展的重要人物,同時也是一位據說活瞭兩百多歲的神秘人物。他原名君實,也有說為張君寶,字全一 ,別號葆和容忍。他為什麼取瞭“三豐”這樣的名字?這個名字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特殊含義嗎?
張三豐此名實際上不止他在用,有跡可循,歷史上用瞭“三豐”此名的人不在少數,而且其中大多歲都是道士。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看出,“三豐”在道傢絕對是有特殊含義的。
三在道傢學派中代表陽,對照八卦中的乾卦,豐則是三中間被一豎打斷瞭,乾卦變成瞭坤卦,代表陰,因此‘三豐’代表乾坤合一、陰陽變化。
除瞭此說法外,還有一種說法。說的是張三豐的母親林氏臨產之際,夢見一隻仙鶴自海空飛來,庭院室內頓生金光,一時被鄉人傳為奇聞。仙鶴在道教中一直有著極為特殊的地位,他是長壽的代表,是道士與天庭溝通的神物。在中國古代神話中,許多道教仙人都是以仙鶴為坐騎的。
張三豐入道教之後,遊歷太華、長白、寶雞等地,學習“氣納”之術,“奇走”之功。因在寶雞曾見一山並列三峰,挺秀蒼潤,遂自號“三峰”。後人以諧音呼為“三豐居士”,因此才有瞭後來的“三豐”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