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沔是誰?《陋室銘》是他寫的麼?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楊延平的妻子兒女是誰?如何評價楊延平?他厲害嗎?
崔沔,字善沖,唐朝詩人,說起他你們估計不熟,但是,他的兒子崔佑甫,成為唐德宗李適一朝的賢相;崔沔的孫子崔植也成為唐穆宗李恒一朝的宰相。可以說他自己本身不出名,但他的子孫後代給他賺足瞭面子。
有關崔沔,其實爭議頗多的是《陋室銘》這篇文章,我們初中時便已學過的:“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這篇膾炙人口的表明自己清廉志向的名篇,實則有可能不是劉禹錫所作。
查《中國人名大辭典》劉禹錫小傳:“登貞元進士弘詞二科。官監察禦史。以附王叔文,坐貶朗州司馬,作《竹枝辭》十餘篇,武陵夷俚悉歌之。久之召還。又以作《玄都觀》詩,語涉譏忿。”這部小傳中記載劉禹錫作《竹枝辭》及《玄都觀》詩,卻並未提及《陋室銘》,在《劉賓客文集》或《外集》也未嘗見過。
反倒是在《新唐書》卷一二九說崔沔:“性情敦厚,純謹無二言。事親篤孝,有才章,擢進士。玄宗時官左散騎常侍,秘書監,太子賓客。沔深明《禮經》,……性儉約自恃,祿廩隨散宗族,不治居宅,嘗作《陋室銘》以見志。”所以按照新唐書中記載來看,《陋室銘》這個千古名篇,應該是崔沔所寫,是不是有一種當頭棒喝,被顛覆傳統認知的糟心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