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有狄仁傑這個人嗎?歷史上的狄仁傑是怎麼樣的?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
說起滄海遺珠這個成語,小編一下子就想到誰誰誰的私生子或者私生女流落在外瞭。隻能說都是看太多電視劇惹得禍。特意去度娘瞭一下滄海遺珠的意思,滄海遺珠:指大海裡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遺漏,比喻埋沒人才或被埋沒的人才,亦省作“滄海珠”。我橫看豎看上看下看,都沒有私生子女的意思啊。隻能說,時代變化太快,有種雲裡霧裡的恍惚感。
滄海遺珠釋義出自《舊唐書》卷八十九〈狄仁傑列傳〉。狄仁傑啊,早年考中明經科,出任汴州判佐,後在閻立本的推薦下,擔任並州都督府法曹。後來,狄仁傑升任大理丞,他剛正廉明,執法不阿,一年之內判決瞭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一萬七千人,卻無一人冤訴,一時名聲大振。
怪不得狄仁傑系列電視劇裡面把他演得那麼神,原來是有歷史依據的啊。判案速度這麼快,還沒有冤訴的,百姓漸漸將其神話。現在的案子如果能判得這麼快又好該多好。
關於滄海遺珠,有史料記載:狄仁傑擔任汴州判佐時,被小吏誣告。當時工部尚書閻立本為河南道黜陟使,在審問之時發現他是個德才兼備的人才,稱贊道:“孔子說:‘觀過知仁矣。’你可以稱得上是河曲之明珠,東南之遺寶。”於是乎……滄海遺珠,這個在小編腦中是私生子女的代言詞的詞,最開始是用來形容狄仁傑的。得,我還是得去靜靜,別問我靜靜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