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思想啟蒙之父黃宗羲定律 黃宗羲名言警句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
黃宗羲,生活在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傢和史學傢。黃宗羲博學多聞,思想深邃,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的美譽。黃宗羲,字太沖,號南雷,別號梨洲老人、魚澄洞主等。是東林七君子黃尊素的長子。黃宗羲與王夫之、顧炎武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傢。黃宗羲共有三子,分別為:黃百藥、黃正誼、黃百傢。
明末時堅持抗清,因此期間給傢裡帶來瞭好幾次禍患,傢中兒媳、女兒、孫女都因此病逝。後來明朝抗清失敗,清軍入關後,多次拒絕出任清朝官員。最後隱居,專研學問,潛心著書而終。黃宗羲形容自己道:“初錮之為黨人,繼指之為遊俠,終廁之於儒林,”形象貼切的反映瞭黃宗羲的一生。
黃宗羲定律
黃宗羲定律實際上不是黃宗羲自己說有這個定律的。而是由今人總結出來的。黃宗羲曾指出封建賦稅制度有“三害”,即“田土無等第之害,所稅非所出之害,積重難返之害。”
“田土無等第之害”為一害,意思就是封建賦稅制度,在征稅時,無論是好的田地,還是貧瘠不好的土地都按照統一的要求征收賦稅。明眼人都看的出來,這是不科學、不公平的賦稅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