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惠是誰 柳下惠坐懷不亂是怎麼回事為何稱其為君子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血手印
“坐懷不亂”的故事在中國歷代廣為人知,柳下惠也因此被認為是遵守傳統道德的典范。其實,在恪守封建禮教的古代,能夠坐懷不亂的人有很多,不隻是柳下惠,歷史上坐懷不亂的男人或女人有很多,不過古人以柳下惠作標榜,不僅僅隻是因為柳下惠是個不為女色所動的人,還因為他崇高的人格。
柳下惠前720年—前621年),原名展獲,字子禽一字季),謚號惠,後人尊稱其為”柳下惠“或”和聖柳下惠“。主要活動年代在魯國莊、閔、僖、文四朝之間。柳下惠雖然被孟子稱為”和聖“,但是史書關於他的生平的記載很少。這些記載散見於《左傳》《國語》《論語》和《孟子》等先秦古籍,部分記載有明確的時間,部分記載則更接近一種對他的評價。
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就已經是個非常出名的人物瞭,但是孔子對柳下惠是十分推崇的,《論語》記載柳下惠在魯國做士師時。這是一個掌管刑罰獄訟之事的小官。當時魯國王室衰敗,朝政把持在臧文仲等人手中。柳下惠生性耿直,不事逢迎,自然容易得罪權貴,竟接連三次受到黜免,很不得志。孔子在很多年以後,談及此事,總會很憤慨地說:”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柳下惠為士師,三黜。柳下惠作士師,等於所在管刑法的官,三次上臺,三次都被罷黜,正直,不逢迎,是他做人的原則,因為此,他常被官場的人給排斥。柳下惠的人品就在這裡,視功名富貴於身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