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簡介 張仲景的醫術有多精湛為何稱他為醫聖
文章分類:民間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房間別開四扇窗
醫生的職業就是“治病救人”,從古至今,多少醫者拯救瞭無數蒼生,他們是一群最普通的人,願意用自己的技術施以援手,在科技發達的今天行醫尚且不是一件易事,而到瞭東漢醫療條件並不好的年代,卻能產生像張仲景這樣的醫術人才,實屬不易,張仲景是一個傳奇人物。他憑一部《傷寒雜病論》頑強地穿透歷史的隧道,傳播、揚名、濟世、救人,而且是“道經千載更光輝”,終成一代醫聖。那麼,張仲景是何人?他到底有多牛呢?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人,中國東漢偉大的醫學傢、世界醫史偉人。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中醫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具備的經典,被後世尊為“醫聖”,甚至有廟供奉香火。
東漢末年,時局動蕩,戰亂頻仍,民不聊生,災疫肆虐的年代。成千上萬的人被病魔吞噬,造成瞭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難。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在《七哀詩》中描述瞭當時慘痛的一幕:“出門無所見,白骨蔽於野。路有饑女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曹植則在《說疫氣》中寫道:“傢傢有僵屍之痛,戶戶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當時社會,人心渙散,朝政不安。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兵禍綿延,到處都是戰亂,黎民百姓飽受戰亂之災,加上疫病流行,很多人死於非命,真是“生靈塗炭,橫屍遍野”,慘不忍睹。這是當時的社會亂象,再來看看張仲景的出身。